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巴学园丨宋朝画中游

作者:陈倩 发布时间:2023-04-20 15:56:19

宋,不只是一个朝代的名称,更是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从“丹青皇帝”宋徽宗赵佶到天才画家王希孟,宋朝丹青妙手云集,书画大放异彩。


╱ 丹青皇帝宋徽宗 ╱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酷爱艺术,擅长用工笔画宫中的奇禽异卉。他画的《芙蓉锦鸡图》,是宋代花鸟画的精品。

北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中,一只锦鸡落在在芙蓉枝头,望着右上方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丛秋菊迎风摇动,盛开的芙蓉姿态万千……花、鸟、蝶共同构成了一幅意盎然的画面。这幅画的精妙之处就在——以植物的静衬托动物的活,以动物的灵动衬托植物的生机勃勃。


丹青的愿意,是两种可以作为颜料的矿物质:丹指的是丹砂,青指的是青雘。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所以丹青成为了我国绘画艺术的代称。


╱ 只此青绿王希孟 ╱

希孟天资聪颖,曾得到宋徽宗的亲自传授。在十八岁那年,他绘制出了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可惜的是,这也是这位天才画家的唯一传世作品。尽管如此,它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直为后代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作。


 “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是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上色的山水画,颜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一般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千里江山图》卷,也就走进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山间瀑布、茅屋草舍、绿柳红花、水榭楼台,与山川湖泊交相辉映。画卷中,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都是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感。综观全幅,却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



在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形成了更鲜明的院体画派,用水墨淋漓的画风表现富有情感和浓郁诗意的山水形象。在这一画派中,李唐具有开创地位,刘松年紧随其后,到马远、夏圭而逐渐成熟,他们在画史上被合称为“南宋四家”。


╱ 最具创意是李唐 ╱

宋徽宗政和年间,李唐赴开封参加皇家举办的图画院考试。当时的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应试者们绞尽脑汁,都在“酒家”二字上下功夫,李唐的创意与众不同。他将古朴小桥隐于一片茂林修竹之中,只以微微露出的一角酒帘透露“酒家”的信息。宋徽宗十分欣赏,李唐因此脱颖而出,成了宫廷画师。宋室南渡后,李唐来到了杭州。 

“李唐白发钱塘住,引出半边一角山”,他的画风对马远和夏圭影响深远:由繁密到简练,由浓重到清淡,从全景趋向于半边和截景,开启了一角、半边局部取景的全新章法。

南宋 李唐 《江山小景图》卷(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你知道美术高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答案在二维码里!


╱ 西湖风景松年写 ╱

刘松年是一位在杭州成长起来的优秀画家。杭州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为刘松年的创作带来了无穷灵感。

《四景山水图》是刘松年的传世精品,图卷共分为四段,分别描绘了杭州地区春日踏青、夏日纳凉、秋日观山、冬日赏雪的四季优美景色。刘松年将自己熟悉的文士、官员悠闲雅致的日常生活和杭州西湖优美的四时风光都融入画面之中。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卷(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宫廷画家 马一角╱

南宋 马远 《华灯侍宴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出生于绘画世家,是一名宫廷画师。因为每日生活、工作、行走在皇城之中,他见证了宫廷中的人事更替、四季变换,所以,在他的画作中表现出许多宫廷生活的场景和趣味。

《华灯侍宴图》中,马远没有把重点放在堂内宴席与众宾客的活动上,而是让观画者从户外远观殿中场景,借殿外摇曳生姿的树木、浓淡变化的雾色,烘托出宫廷夜宴的欢庆氛围。

再细看,松树的表现很有特色,枝条长且斜出,正应了“拖枝马远”一说。他画山峦不作全景图,常常取一角或一峰做突出描写,这是马远在山水画作上的突破,人称“马一角”。


╱ 趣味取胜夏半边 ╱

南宋 夏圭 《松溪泛月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描绘的是月下泛舟游湖:一轮圆月悬挂在明朗的夜空中,四人乘坐一艘小船驶入湖心。船首,两人一前一后坐着,一个回头说话,一个抬头赏月;第三人似乎正在低头忙碌;船夫在最后,划桨慢行。

在画面的近景处,有几棵松树,仅仅露出树冠,在空旷的湖面映衬下,意蕴无限。

整个画面采用了边角构图,显得空灵巧妙,极具诗意,这也是夏圭最擅长的形式,即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形成“边角之景”,近景突出,远景清淡,独具特色。因为笔简意远的风格,夏圭又名“夏半边”。



本期内容已刊登于《小学生时代·一二年级》4月号《巴学园》栏目。


文章评论

提交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